2024年10月31日,证监会官网宣布,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帮能源”)的上市辅导备案已获得江苏证监局的受理,辅导机构为国泰君安。这个消息的发布,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万帮能源未来发展的广泛关注。作为充电桩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万帮能源的这一步意味着其可能即将迈入资本市场,成为继特来电后,又一只“超级独角兽”。
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
万帮能源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背后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包括星星充电、美丽充、星星能源、国创能源等。星星充电作为万帮能源的核心品牌,已在亚洲数字能源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星星充电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了显著份额,还在全球充电桩领域逐步扩展其影响力。
尽管早在2020年,万帮能源便曾计划在A股上市,但该计划未能顺利推进。今年初,曾有消息称万帮能源计划在香港市场进行IPO,但直到目前为止,相关进展仍未得到证实。此番重新启动上市辅导备案,无疑为其资本市场之路增添了新的可能。
资本市场的起伏与挑战
万帮能源并非首次试图通过资本市场融资。2019年9月,万帮能源曾与国泰君安签订IPO辅导协议,然而因种种原因,该计划并未能如愿推进。2021年,万帮能源原审计机构普华永道中天辞任,随后更换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至今,该公司的IPO之路依然充满波折,但此次再次进行辅导备案,也为其未来的上市计划注入了一线希望。
此外,万帮能源原计划在香港市场进行IPO,预计募集约5亿美元资金,目标估值为50亿美元。尽管彭博社在今年初报道了这一消息,但目前万帮能源并未申请中国证监会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显然,面临的监管与市场环境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万帮能源的股权结构与管理层
天眼查数据显示,万帮能源的控股股东为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持有万帮能源约75%的股份。万帮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是丁锋和邵丹薇两人,其中邵丹薇同时担任万帮能源董事长及星星充电的创始人。丁锋则是江苏万帮金之星车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且与万帮新能源有着深厚的业务联系。
从创立伊始,邵丹薇和丁锋便共同打造了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并推动了万帮能源及星星充电的发展。二人的合作默契与战略眼光,为万帮能源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星星充电:国内市场的头部独角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星星充电的充电桩在全球的累计销量位居第一。在中国市场,星星充电已成为仅次于特来电的第二大充电桩运营商,2023年9月数据显示,其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58.4万台,市场份额为17.54%。
星星充电能够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除了背靠万帮能源的强大资源支持外,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2020年,邵丹薇曾公开表示,星星充电是业内唯一一家持续盈利的充电企业,证明了其在资本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除了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优异成绩,星星充电在国际化布局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高层表示,预计2024年,其50%的毛利润将来自海外市场。这一国际化策略的成功实施,将为万帮能源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融资历程与资本实力
自成立以来,万帮能源已完成了多轮融资,吸引了包括施耐德电气、高瓴资本、IDG、北京泰康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2018年,星星充电完成了天使轮融资,国开发展基金成为其投资方之一。2020年,星星充电的A轮融资金额为8.55亿元人民币,施耐德电气和中金资本领投,众多资本机构跟投。到了2021年,星星充电完成了B轮融资,估值突破155亿元,成功跻身亚洲数字能源领域的头部独角兽。
根据《2024全球独角兽榜》,星星充电的估值已达到180亿元人民币,排名全球第422位,显示出其在全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强大潜力和市场认可度。
行业前景与竞争态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充电桩行业已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兴热土。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充电桩市场研究报告》,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431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500亿元。这一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充电桩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然而,行业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特来电、云快充、国家电网等企业纷纷加入战局,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市场环境。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万帮能源在国内市场布局的同时,积极推动海外扩张。星星充电的高管透露,虽然目前80%的收入来自国内市场,但未来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其海外收入将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点。
结语:未来可期
万帮能源在经历了多年的市场积累和融资洗礼后,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充电桩行业的快速增长,还是公司强大的品牌效应与资本支持,都使得万帮能源成为投资者眼中的潜力股。随着IPO计划的推进,万帮能源能否顺利踏入资本市场,成为下一个充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对万帮能源的过往历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对其未来的市场前景与战略布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崛起,万帮能源无疑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更多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热切关注的焦点。